齐鲁人物
齐鲁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人物 > 正文

缅怀老院长王哲同志
2013-03-29 15:21 胡彬  百年纪人   (点击: )

王哲(1900――1990),山东省沾化县人。1948年济南解放后,任山东省教育厅第一任厅长;1949年青岛解放后,带领文教工作队接管山东大学;1956年当选为山东省副省长,分管文教卫生工作。1958年至1974年,兼任山东医学院院长。

奋斗大半生,是我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早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不久,王哲同志就去莫斯科留学,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先进的思想教育,为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为民族求解放的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上海、莱阳等地任教。其间,他翻译出版了俄文版《政治经济学》等进步书籍。1943年王哲同志到了延安,先后在延安大学预备部和华北联大政治学院工作。1948年济南解放后,他成为第一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1949年青岛解放后,他带领文教工作队接管了当时的山东大学;1956年他当选为山东省副省长,分管文教卫生工作。1958年起至1974年,王哲同志兼职于山东医学院,任院长。在这16年的岁月中,他严谨治学,忠实于党的教育方针。

1965年学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制订了“关于减轻学生负担和切实贯彻劳逸结合的若干规定”,在修订这一文件时,王哲同志斟字酌句反复修订讨论稿。为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他不仅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条件和稳定教学秩序等项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对校园的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美化等也很关心,甚至对校园内的树木花草都十分珍惜。他总希望学生能在清心怡人的幽静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他常说,能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享受。

王哲同志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解剖麻雀,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当时,他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蹲点,对该教研室内每位骨干教师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教学改革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都能及时了解并在研讨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他蹲点的过程中。该教研室团结奋进,在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断做出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济南市、山东省的先进单位,1960年被选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集体。为了掌握学生情况,王哲同志有固定联系的学生的班级,经常召集学生干部座谈会、参加学生的政治学习和团支部活动,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他还时常到学生宿舍检查卫生、察看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他当时尽管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周到课堂听课2 - 4学时,长年不断;正是因为他持之以恒的听课,对当时学校中几十位教师骨干的授课情况,那个优、那个差,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听课之余,他还经常与讲课教师交谈,既虚心了解教材中的新内容,又提出自己对教学方法的看法和改进意见。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既体现了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也表现了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忠心耿耿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精神。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他生命垂危之际,还叮嘱后人:将他的全部抚恤金捐赠给山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充分体现了一位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贞和奉献精神。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做党外人士的挚友

教育、文化、医药卫生战线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单位,在这些部门做好统战工作,调动起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王哲同志在山东医学院任职期间,分管统战工作,负责与党外专家、教授联系。他抱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为发挥专家教授的特长而勤勤恳恳的忘我工作。他经常与全国知名麻风病专家尤家骏教授、国内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教授等促膝谈心,关心他们事业的发展,支持其合理化建议,帮助解决其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孙鸿泉教授还是王哲院长家的常客,他们在一起不仅谈思想、论工作,有时远足、郊游也结伴而行。王哲同志还经常与出国回来的教师交谈他们在国外的感受和在现有条件下发展自己专业的设想,并听取他们对改进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采纳其合理成分,尽快改善学院工作。当教师们在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上遇到困难时,王哲同志知道后总是挺身而出,甘当专家们的好后勤。生物化学专家李缵文教授在科学实验中,喂养纯种大白鼠需用精饲料(包括大豆、小麦、鱼肝油、骨粉等),在生活困难的灾荒之年,王哲同志为了支持李教授开展工作,亲自找到省里分管财粮贸的负责同志特批了一些饲料,从而保证了生化教研室科研工作的开展。王哲同志说:能支持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成绩,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就是花些钱,用点粮油之类的物资,也是值得的。60年代初,正常人体解剖教研室为布置教室,赶制标本,急需有机玻璃和铅丝等,王哲同志得知后,积极与供应部门筹划,协助该教研室很快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解剖标本陈列室,至今该陈列室仍在直观教学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王哲同志的这些言行,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他对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也非常关心。一次他利用假日对尤家骏教授进行家访,发现尤教授家的自来水龙头在院中,距卧室太远,对老人生活很不便,次日上班他即与附属医院联系,很快为尤教授改善了用水条件。尤家骏教授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就对其他委员讲:我们学校党委很关心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当时不少教师夫妻多年分居,纷纷写信向校领导求援,王哲同志接到此类信件后,抱着不造成人才外流的想法,认真与人事部门研究办法,尽力帮助教师们解决困难。1963年秋,他到省人委办公时,省文教办公室转给他一封山东大学的教师在外地的亲属向省长求助的信件,他认真翻阅后亲自赶到山东大学找成仿吾校长商讨如何解决信中提出的问题。

王哲同志为了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还撰写并出版了《知识分子的红与专问题》。此书的发行不仅说明他认真学习和身体力行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而且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讲述贯彻党的知识子政策时,王哲同志强调:首先要团结,只有做好了团结工作,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帮助、转化工作,最后达到调动其积极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说,王哲同志后来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之后,仍然经常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他都认真对待和督办。王哲同志不愧为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崇高的无产阶级情操

王哲同志是入党较早的老党员,是为中国革命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志。战争年代,他不畏艰险,勇于奋斗,顽强工作。在莱阳乡师任教时,正值白色恐怖,他仍以大无畏的精神,宣传无产者斗争求解放的道理,引导不少青年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和平建设中,他虽已担任着领导职务,但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出席在党的基层组织会议上。王哲同志交纳党费都是在每月的1号超标准的亲自交到党小组长手中。有同志问他:为什么不等发了工资再交?他说:没有工资的农民党员不是也交党费嘛,交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是关心、支持党的事业的具体行动,能否按时交是对自己组织观念的考验。平时,他对周围一起工作的同志关怀备至,表现了一位长者体贴入微的感情。遇到自然灾害的那几年,时常把自己供应的有限的营养品送给有病的同志用;因公外出,放下行装,他总是到同行的住处,查看被褥厚薄和房间的卫生条件等;出发工作,每离开一地前,他总要到伙房向炊事员道别致谢,感谢他们在这段时间给予的照顾。王哲同志常说:在革命阵营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高低之别,炊事员、通讯员、警卫员都是为了革命才走到一起来的,都是革命的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王哲同志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他襟怀坦荡,克己奉公,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绝不上推下卸。在逆境中,他仍坚定地对在一起“劳动”的同志讲:共产党人应经得起任何环境的考验,活着就应该坚信共产主义事业最终会胜利,应该相信党绝不能屈膝于邪恶势力而胡言乱语,乌云过后又是艳阳天。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对革命事业满怀信心和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当落实政策时,组织上找他谈心,他说:运动是我们党发动的,党在工作上犯了错误,做为党组织中一个成员,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不用向我道歉。而应该花力气做工作向那些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的党外人士赔礼道歉;党外知识分子在为人民服务中做出了成绩,不应随意说他们是反动权威,应为他们昭雪,应该给他们落实政策,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技术特长,继续为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这些都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

王哲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离开我们学校已二十余载,逝世也十年有余,可是他的事迹至今仍在山东大学西校区内、在部分老教职工中受到传颂。

上一条: 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
下一条: 王欣:血液病治疗的领军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