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人物
齐鲁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人物 > 正文

隐身大学校园的古建筑群
2013-06-03 16:21 蒋龙龙 苑菲菲 许灵君 左庆  齐鲁晚报   (点击: )

校友门

景蓝斋

共合楼

老建筑一角

南关教堂

齐鲁大学作为“华北第一学府”,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与燕京大学齐名,被世人赞誉为“南齐鲁,北燕京”。齐鲁大学校园风光优美,被老舍先生赞为“非正规的公园”。齐鲁大学虽历经多次变迁,但校园内的特色建筑群大部分得以保存。这些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已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范畴,现址存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和齐鲁医院。


校园内景色优美,“非笔墨所能形容”


齐鲁大学为近代中国的教会大学,由美、英、加三国的十多个基督教会组织在山东联合创办,因此齐鲁大学在国际上被称为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

齐鲁大学起源于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在登州城破观音庙办的一座私塾。后来,随着私塾的壮大,改名为“文会馆”,就是齐鲁大学的前身。

1904年,文会馆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办的广德学堂合并,起名为“广文学堂”,学校迁至潍坊近郊,与青州的神学堂、济南的共合医道学堂并列,分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文、理、神学、医学四科。1908年,英国传教士卜道成在济南老城区南圩子外购置土地,开始筹建大学,1911年校舍落成,开始招收新学生。1917年,三个学堂集合到了济南,学校更名为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校园建筑精美。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化学系的徐均望回忆道:“比及人力车拉至齐鲁大学古老宏伟的石坊校门,豁然开朗,如入桃花源仙境。蜿蜒长墙围抱着800亩广阔的校园,万树青翠汇成一片海洋。高大古老的建筑群——办公楼、化学楼、物理楼、图书馆、神学楼及鸟瞰全市的最高建筑康穆堂,各抱地势屹立于校内各处……景色优美,非笔墨所能形容。”


校友门快90岁了,校园文脉曾被焚毁

从文化西路的山东大学北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颇具中国传统的三间三叠式牌楼性质的大门,门楣正面的匾额上写着“山东大学”。

牌楼门建成于1924年,由千名齐鲁大学毕业生捐款2000银元修建,因此又被称为校友门。校友门落成之前,校园并没有校门和围墙,校园周围种了些洋槐,打了几根木桩充当院墙。

校友门一直为齐鲁大学标志性建筑,可谓浓缩了齐鲁大学历史嬗变,历经80多年,正门匾额上的校名经历了“齐鲁大学”、“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到如今的“山东大学”。

如今不时有学生在牌楼下穿梭,牌楼旁现代化的伸缩门、起降杆和岗亭,跟古老的校友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门不远处便为1916年修建的柏根楼,它是齐鲁大学最早建筑的楼房。柏根楼以广文学堂的创办者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柏尔根的名字命名,现为教学三楼。

老舍曾经在柏根楼阶梯大教室讲课,每次都座无虚席。加拿大籍教授明义士也曾在这里宣讲过甲骨文与商代文化,听众多为大学欧美教师和教会成员。

与柏根楼东西相对的为狄考文楼,它修建于1919年,为纪念狄考文教士而命名,现在为教学五楼。

狄考文不仅是齐鲁大学的先驱,还对山东大学堂的创办也有不少贡献。狄考文曾在1901年初帮助袁世凯创办了山东大学堂。

柏根楼和狄考文楼互相对称,是目前保持历史原貌最好的两座老建筑。进入两栋教学楼内,仿佛走进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室。入口的墙上贴着仪容镜,走廊上悬挂着名人的头像,学生正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

原本在柏根楼和狄考文楼北侧有一座麦考密克楼,三座楼成“品”字格局。麦考密克楼是齐鲁大学最引人注目的主楼之一,为学校的行政办公楼。楼的底部由大石块砌成,楼体部分由青砖盖成。

麦考密克楼一直为齐鲁大学校园文脉的象征。1997年的一场大火将麦考密克楼夷为平地,重建后外观已大不相同。


男女生宿舍仍存,康穆教堂已被拆除


向校园东部走去,可见到两列八幢二层的砖木宿舍楼,分成四个院落,每个院落有近百间房间,号称“四百号院”。号院于1916年建成,一直作为学生宿舍使用。号院楼体设计别致,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山东大学曾于近期依照“整旧如旧、予旧寓新、和谐统一”的原则整修了号院,历经沧桑的号院焕发了青春。

当年的齐鲁大学也有不少女学生,女生宿舍叫美德楼和景蓝斋。如今只能寻到景蓝斋,建于1933年的美德楼已经没有了踪影。

建于1924年的景蓝斋是一幢纯粹的西方现代派建筑,整座楼体两侧高,中间偏低。景蓝斋为砖木石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坐西朝东。这座楼现在是山东大学耳鼻喉研究所。

在齐鲁大学校园主体建筑中,最大者为康穆教堂。上世纪20年代初,罗素、杜威、泰戈尔等世界著名学者拜访齐鲁大学,他们都在康穆教堂发表过轰动世人的演讲。伴随着大师的演讲,康穆教堂也名扬海内外。

据闻康穆教堂有一口大钟,每当敲响,整个济南城的人都能听见。1959年该建筑被拆除,改建为现在的教学八楼,从此泉城不再闻钟声。


齐鲁大学已成历史,贡献永被后人铭记

齐鲁大学最负盛名的为其医学院,有“南湘雅,北齐鲁”之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医学人才。

齐鲁大学医学院及其附设医院所在的位置就是齐鲁医院所在的位置,绝大多数建筑也都在原址上保存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齐鲁大学医学院及其附设医院的主要遗存建筑分别命名为共合楼、求真楼、新兴楼、和平楼、民主楼、大同楼、协和楼、解放楼、前进楼、青年楼等,不过现在很多大楼已不复存在。

1952年,国家开始对各大高校院系进行大调整,教会大学被视为外国势力的侵华工具悉数被解散,齐鲁大学也难逃厄运。根据华东高校调整方案,齐鲁大学被撤销,文、理学院人员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药学院、上海财经学院等院校。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改称山东医学院。

虽然齐鲁大学已成为历史,但齐鲁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极其浓彩重抹的一笔,齐鲁大学对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永远会被后人铭记。

上一条: 文理皆强的齐鲁大学
下一条: 红色医生魏一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