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马春红教授团队在HBV复制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2-08-24 17:59 武专昌    (点击: )

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中科院一区,IF 5-Year=9.7)上发表了以“cccDNA surrogate MC-HBV-based screen identifies cohesin complex as a novel HBV restriction factor”为题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武专昌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马春红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乙肝病毒(HBV)持续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重要诱发因素。HBV感染肝细胞后,其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基因组在细胞核内结合宿主和病毒蛋白形成微染色体,作为病毒转录的唯一模板在细胞中长期稳定存在,是HBV持续性感染和难以完全治愈的根本原因。因此,深入研究参与cccDNA相关生物活动的关键宿主因子及功能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HBV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为探寻阻断HBV复制的潜在新靶点,该研究首先构建了体外高度模拟cccDNA并能驱动HBV高水平复制的微环DNA模型(MC-HBV),并通过生物素标记/Pull-down/质谱分析建立了cccDNA-肝细胞互作蛋白筛选模型,初步绘制了cccDNA结合宿主因子的蛋白网络。进一步通过不同HBV复制模型和多种技术手段,首次鉴定了调控染色体分离的关键复合体cohesin(SMC1/SMC3)是HBV复制的新型宿主限制因子。机制上,转录因子CTCF招募SMC3、loader NIPBL/MAU2辅助形成cohesin复合体,并装载到cccDNA,导致cccDNA的压缩,从而限制PolII复合体募集和cccDNA的转录活性。另一方面,病毒蛋白HBx转录抑制SMC3表达,从而逃逸cohesin复合体介导的抗HBV复制的作用,维持HBV cccDNA的持续性转录。本研究建立了HBV cccDNA与肝细胞互作研究的新模型,并发现了HBV的新型宿主限制因子cohesin/CTCF复合体,为HBV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和理论基础。

马春红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免疫与HBV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系统探索HBV、代谢等环境因素诱发肝脏炎症及其恶性转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Adv Sci、J Exp Med、GUT、J HEPATOL、Cancer Res、Cell Mol Immunol、Mol Ther等国际权威杂志上。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mgh.2022.08.002

上一条:易凡教授团队在肾小球疾病领域取得新进展
下一条:纪春岩教授团队与合作团队成功揭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新靶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