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主办、基础医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山东大学校内选拔赛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举行。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李凌教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高成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高成江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理念,致力于通过各类赛事推动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本次大赛实现了参赛规模与赛道覆盖“双突破”,充分彰显了齐鲁医学人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精神特质。他强调,本次大赛是落实医学教育创新行动的重要载体,对推动赛教融合、科教融汇具有示范意义。他希望各参赛学院以本次大赛为支点,认真总结经验,加快提升齐鲁医学各专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医学先锋力量,践行齐鲁医学的时代使命。

李凌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山东大学的赛事组织工作,强调创新是医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指出,本次大赛以“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为全国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经验、探讨创新的契机,聚力促进医学学科创新融合,为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寄语参赛学子要坚守学术道德,勇攀科研高峰,同时要求指导教师既要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培养科研价值观,当好学生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生力军。
开幕式上,评委代表、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文斐教授,参赛学生代表杨聪分别发言。
赛事设置实验设计、创新研究两大类别,吸引了167支参赛团队,涵盖基础临床、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6大学科赛道及国际竞赛单元,充分展现了齐鲁医学教育的创新活力。参赛团队通过“选题论证-方案设计-预成果展示”全流程答辩,系统呈现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与应用价值。来自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山东大学的2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经过评比,本次校赛共产生一等奖22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63项和优秀奖39项。



闭幕式上,评委代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高国全教授作点评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参赛选手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对参赛项目在立项依据、实验验证、经费预算等方面提出来了很多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李凌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并向在背后辛勤付出的指导老师、评委专家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大赛充分遵循“育人为本、创新赋能”原则,特别强调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培养,经严格遴选产生的优胜团队将代表学校角逐分区赛事。他勉励青年学子赓续齐鲁医学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持续深化科研素养培育与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在后续赛事中持续彰显学术价值与创新效能!